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 > 网民看日照

感知日照丨别让“易怒情绪”左右你的方向盘

来源: 山海微评 发布时间:2024-09-16 09:29:40
近日发生的一起女司机逆行打人事件,再次将“路怒症”这一社会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。
“路怒症”是行车驾驶的隐形杀手,表现为驾驶员常在行车过程中因交通阻塞等情况产生愤怒、急躁、攻击性等负面情绪以及极端行为。比如,有人在车内猛拍方向盘并且“口吐芬芳”,有人直接别车超车按下车玻璃恶语相向,有人则是暂时“熄火”在下一个路口或找其他渠道发泄。凡此种种,一旦被情绪左右,势必隐患重重。

“路怒症”是怎么得的呢?

从客观方面分析,道路密集复杂、车辆日益增多,再加上一些司机绿灯不行、任意变道、突然减速、随意加塞、灯光乱用等不良行为,都有可能给其他交通参与者造成危险,进而引发“路怒症”。

从主观方面来看,还是驾驶者的自我情绪把控出了问题。“钢铁躯壳”提供的安全感与长时间与外界隔离产生的不安全感,手握方向盘的成就感和被“超越”时的失控感交织,容易使人产生一种矛盾心理。此外,还有人以汽车为媒介释放人性中的暴躁。

冲动,不是冲动者的通行证。不能克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,用以牙还牙的方式去发泄,不仅暴露了内心的不成熟,也折射了规则意识的淡薄,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,带来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,涉事司乘人员还可能因此承担相应的行政甚至刑事责任。

马路上的“情绪杀手”,怎么管?

整体调理,让“情绪盲盒”开出理性和文明。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,忍一时风平浪静,小心驶得万年船。从事后追责的角度看,光靠道德呼吁并不能解决问题,形成震慑效应还得靠法治。例如充分利用道路监控,对借道超车、占用对向车道等行为,自动触发拍摄自动进行处罚。有业内人士建议,应尽快建立起专门针对“路怒族”的惩戒制度,就像规范酒后驾车行为一样,轻则扣驾驶分、罚款,重则被行政拘留、吊销驾照,甚至刑事拘留。与此同时,以案说法绝不可少,宣传方式多多益善。从驾校开始就应当加强规则教育,平时也要经常性用身边典型案例进行警示,让更多人把依法开车、谦逊礼让装进脑海里,刻入肌肉记忆里,通过内外调理、综合施策,让“情绪盲盒”不再开出惊吓和恶果,多多开出理性和文明。
数字赋能,让“毛细血管”更加健康和通畅。路怒症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交通堵塞,特别是上下学、上下班高峰时段,越着急、越烦躁,遇到加塞者就越容易“易燃易爆”。因此,让马路更加宽阔,群众出行更加方便,也是关键一招。日照交通管理部门通过技术手段,对驾驶行为分析研判,推出一系列贴心做法预防和发现“路怒症”等危险驾驶情况。比如,及时调整优化绿波方案及绿波速度,保障道路通行时间、速度、停车次数持续优化,“一路绿灯”;在平峰时段,考虑到过街人流量的减少,通过优化“请求式人行信号灯”的控制策略,适当延长行人过街等待时间,减少车辆停车次数,以“智”达“治”。
疏导心理,让“开车达人”传递友善与和谐。“路怒症”本质上是一种情绪性的失控。因此,对于交通管理部门来说,可以考虑在驾考或者年检年审中植入、增加相关内容,或通过网络课堂等方式让交通参与者日常有更多渠道获得有效疏导。对于“开车达人”来说,也要学做情绪的主人。提醒自己不带着负面情绪去开车,行车过程中可以通过收听音乐、咀嚼口香糖、开窗通风等办法疏解焦躁情绪。当别人的驾驶行为冒犯了自己时,想想对方可能是一时疏忽,可能是情况紧急,可能是实习期间“实力不允许”,多些包容,少点苛责,忍一时风平浪静,退一步海阔天空。
道路四通八达,汽车呼啸而过,“路品”也不能原地踏步。有位交警曾说,“以车辆为武器去实现个人眼中的‘公平正义’,最终只能伤害更大范围的公平正义。”回家的路有千万条,但是安全永远是第一条,别让“易怒思维”左右方向盘。祝天下行路人、驾车人都能高高兴兴出门,平平安安回家。(图片源自网络)
编辑:王倩倩
审核:范雪梅
统筹:刘佳秀